造成糖尿病的原因及其危險因子衛教學堂 > 代謝症候群 > 糖尿病

2015-06-22
 一般大眾對於糖尿病有錯誤觀念,認為一定是要吃甜食才會得糖尿病,或是缺乏運動才會得糖尿病…等。在這種長期被扭曲的觀念下,導致被診斷出糖尿病的病患,其情緒往往陷入沮喪之中。但糖尿病真如上述的原因所造成的嗎?
        血液中的葡萄糖藉由胰島素作用進入細胞內提供能量,所以人體就是透過胰臟分泌胰島素來血糖的濃度,因此當胰島素濃度不足時或身體對於胰島素敏感度降低時,便會造成血糖過高的問題,也就是所謂的糖尿病。

        糖尿病患者通常分可分為: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第二型糖尿病患者
第一型糖尿病患者,因自體免疫失調,使得分泌胰島素細胞受遭到破壞,無法分泌胰島素,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高,卻無法善加利用,使人消瘦,嚴重時造成酮酸中毒及生命危害。通常第一型糖尿病患者,又叫做胰島素依賴型,多發生在青少年或幼童,此類型病患約佔總糖尿病人的5%左右,因多屬突發性且與生活習慣無關,極難預防,若被診斷確認就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,在台灣屬於重大傷病。
  然而一般糖尿病患者有九成以上,為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,不僅胰島素分泌量較少,還有胰島素抗性問題,對於胰島素反應不佳。由於罹病初期,胰島素含量並未明顯下降,仍可藉由口服降血糖藥來提高胰島素敏感度或刺激胰島素分泌量,隨著病情的進展,部分病人需藉由胰島素的補充來控制血糖。第二型糖尿病病患,估計病發症前十年,已出現血糖代謝異常症狀,因此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預防的,若能找出高危險群,適時介入血糖控制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發生。常見的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、肥胖、缺乏運動、血脂異常、血糖偏高、代謝症候群、家族血親有糖尿病、婦女在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等等。再者近年來台灣飲食深受西方文化影響,民眾罹患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的比增加,使得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,因此透過健康檢查找出高危險族群,積極控制自我身體健康可幫助降低糖尿病發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