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點訊息
2025-10-03
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1045期
常見藥品的術前停用建議
一、手術前藥品續用停用原則
手術是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,為提升手術及麻醉過程的安全性,醫療團隊必須清楚掌握患者的用藥史及病史,進一步評估治療過程中可能的出血或栓塞風險。因此,術前停藥風險評估及術後藥物加回時機點確認,成為病人、家屬與醫療團隊共同關心並討論的課題,本次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林威廷藥師說明相關注意事項。 |
大多數用於控制慢性疾病的藥物,在手術期間是可以繼續使用的。尤其是需要監測血中濃度的藥物,例如digoxin、phenytoin、valproic acid等,都是建議在手術期間持續使用並監測的藥物。若是藥物突然停用會造成脫癮、反彈症候群,例如clonidine、降血壓藥中的β型阻斷劑等,也應在手術期間不中斷使用,以維持治療穩定性。 |
藥物是否要停用或持續使用,往往與手術種類、患者年齡、肝腎功能、藥物交互作用等因素有關。醫師會依病人整體狀況進行判斷,避免因停藥或續用藥物而增加手術風險。 |
二、常見藥品的術前停用建議
影響藥物停用或續用的因素眾多,且與病人本身共病、年紀、肝腎功能也相關,因此,評估的面向必須從手術種類、病患目前生理狀況、所有藥品交互作用等著手。以下列舉數種常見與手術安全有關的藥品做說明: |
1.降血糖藥:手術前禁食、手術時造成的生理波動、病患本身其他共病等,都有可能影響血糖變化,因此血糖監控在術中及術後格外重要。 |
● 胰島素:手術前是否使用早晨劑量的長效胰島素,或連續使用睡前glargine胰島素,需視病人手術前空腹時間的長短、糖尿病嚴重程度、含葡萄糖輸注液投予的期間,及手術後多久恢復口腔進食而定。 |
● 口服藥:口服藥通常應停用到病人可以口腔進食前。控制穩定的糖尿病患者,可於手術當日早上停用口服藥;但含Metformin成分藥物,因其會發生罕見的乳酸中毒,需於手術前至少停用1日,並於術後2-3日後,確定腎功能正常,方可重新使用。 |
2.治療骨質疏鬆藥品:目前最常用的藥品有兩大類,其中一類是「減少骨質流失」,包括雙磷酸鹽(bisphosphonates)、RANKL抑制劑、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(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, SERM)。 |
● 雙磷酸鹽有造成胃腸道的副作用(食道炎、食道糜爛、潰瘍),服用前要大量喝水,吃藥後至少直坐30分鐘。 |
●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因會增加栓塞血栓事件之危險率,應在術前至少停用一週,同時待術後病人可移動時,才可再重新使用。 |
3.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藥:口服避孕藥中的雌激素易造成靜脈栓塞機率,尤其是在進行下肢手術的危險性更高。建議術前停用4週以上。即便停藥後1個月內仍有一定危險性,需等術後病人能移動及靜脈栓塞風險降低時,再恢復使用。 |
4.抗凝血、抗血小板藥:這類藥品會增加手術出血的風險,建議在術前一律停用。 |
● 抗血小板藥品包含Acetylsalicylic acid、Clopidogrel、Cilostazol 等,主要是抑制血小板凝集,可以預防中風及血管栓塞。這類藥品在術前依其特性不同,停藥的天數也不一,約在1-14天之間。 |
● 抗凝血藥品則包含上市較久的Warfarin及新一代的抗凝血劑如Dabigatran、Rivaroxaban等。Warfarin依據凝血功能參考指標,決定停藥天數。為避免病患發生中高度栓塞風險,可能短期需使用低分子量肝素(Heparin)作為過渡性的治療。 新一代的抗凝血劑主要是直接抑制特定的凝血因子,藥效作用及代謝比較短,通常約需停藥1-4天,視腎功能的好壞及手術出血風險來決定停藥天數。 |
當手術成為必要的醫療處置時,病患與家屬應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,詳實提供慢性疾病、現況用藥,並遵從醫囑調整與恢復藥物使用,在相互合作的狀態下,才能順利完成手術,共創優質的醫病關係。 |
![]() |
